历史悠久的海盐文化
中国海盐业的历史相当悠久。据古籍《世本》、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中国最早发现“煮海为盐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炎帝时期,它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时起步。当盐城的海岸线逐步稳定在今天的范公堤一线时,辽阔的海滨滩涂,丰茂的芦苇草荡,为海盐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。春秋战国时期,吴、越、楚国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已初具规模。此后,以盐城为中心的江淮沿海地区,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,几千年来未曾改变。尤其是元中叶,两淮29个盐场产盐380万石,达到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强,盐城境内13个盐场产盐290万石,占淮盐总产的76%。
淮盐质量上乘,洁白晶莹,在文学作品中称为吴盐。李白在《梁园吟》中有“玉盘杨梅为君设,吴盐如花皎白雪”的盛赞。盐城当代艺术家创造的盐雕作品,通体晶莹透明、独步海内、驰誉中外。
在中国历史上,盐税都是历代朝廷收入的大宗,因而“两淮盐税甲天下”的说法,是赞誉两淮的,更是赞誉盐城的。直到今天,盐城依然是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,拥有国家所属的灌东、新滩、射阳三大盐场,年产海盐65万吨左右,占江苏年产量的三分之二。2006年1月,经国务院批准,中国海盐博物馆设立在盐城市。这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级的盐类博物馆,它肯定了盐城在中国海盐生产史上的重大贡献,也确立了盐城作为海盐文化渊薮的历史地位。
几千年来,从事海盐的生产、运销一直是盐城人民生活的主要内容。1.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盐韵悠长,河流道路、城镇布局、乡镇地名、桥堰闸坝以及众多文化遗存,无不打上海盐的烙印。盐城境内现有海盐文化的历史遗存2000多处(件)。翻开盐城地图,贯穿盐城南北的串场河镶串着富安、东台、白驹、刘庄、伍佑、便仓、上冈等城镇,这些城镇都是历史上海盐生产、运销的中心或仓贮重地。它们起初的规划布局、居民集聚都体现了海盐生产运销和管理的需要。
今天,遍布盐城各地的海盐业地名有650多处,构成了独特的海盐地名文化。代表性的名称有场、墩、亭、团、灶、盘、锅、丿、仓、滩、垛、荡、总等。场,是指盐场;团,是由于盐灶较大,每灶都有亭户数家共煎,又称“团煮”;丿,是煎盐用的一种敞口铁锅,往往与姓氏相加构成地名,如曹丿、潘丿等;仓,指盐仓。正因为境内海盐历史文化的遗存如此丰富,草堰镇被列为“江苏省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”。这是全国唯一的开放型盐运集散地保护区,这里的“古桥古井、古闸古堤”,是研究古代海盐文化史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中国古代实行盐铁官营,盐政机构地位重要,各级盐官均由朝廷指派。在盐城任职的历代盐官很多,其中以北宋时期的晏殊、 吕夷简、范仲淹最为著名,这三人相继出任过西溪盐仓监官,并先后当了宰相,史称“盐官三宰相”,他们都在盐城展露了才情,留下了政绩。
晏殊在西溪任上创建了西溪书院。西溪书院比泰州(知州陈垓创建)的安定书院早220年,是江苏最古老的书院之一。后人为了纪念晏殊的文明开化之功,常将西溪书院称为晏溪书院。
继任者吕夷简在西溪盐仓监任上,开设了海春轩塔下的鱼盐集市,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;他曾在西溪手植牡丹,护以朱栏,留下了《咏牡丹》的诗作。吕夷简离任后,乡人建立“牡丹亭”,念其恩德。吕夷简居相位20多年,西溪人又建“靖公堂”,彰其事功。
在盐城留传佳话最多的是范仲淹。范仲淹任西溪盐仓监时,年方34岁,他上任伊始就写下“谁道西溪小,西溪出大才。参知两丞相,曾向此间来”的诗句,展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。初履新任,就主持建成八字桥,便利了两河三岸百姓的交通往来。更难得西溪八字桥构思奇巧,工艺精湛,是实用性和观赏性和谐统一的典范。它比浙江嘉兴的八字桥早建100多年、比昆山周庄的双桥早建200 多年,是我国古桥中的珍品。范仲淹带给盐城最大的福祉,是在唐代常丰堰的基础上,修筑百里捍海长堤,抵御海潮肆虐,保护堤内农田,使盐城的“农事、盐课两受其益”,后世誉称“范公堤”。“范堤烟雨”,作为盐城古十景之一,是历代盐城文人笔下歌咏的话题。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思想,包含了他在盐城为官的实践总结,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广大盐民身处海边,环境恶劣,煎煮烘烤,终年辛劳,收入微薄,盐民的反抗和暴动不绝史书,尤以元末大丰白驹的“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”影响最著。张士诚(1321-1367),大丰白驹人,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盐民起义领袖,他带兵数十万,纵横两千里,前后14年,开国苏州平江,号称吴王,为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。